在新疆羅布泊、西藏阿里等無人區,經?;钴S著一個開展現場中試的研發團隊,在這個團隊里,有一位年輕帥氣、陽光活潑的技術人員,他勤于學習思考,善于攻堅克難;為了攻克科研難題,他兢兢業業,無怨無悔;他,就是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現任我院研發中心選礦工程師——季榮。
挑戰極限做試驗
2009年,季榮通過招聘來到我院研發中心從事選礦研發試驗工作。為盡快熟悉掌握選礦前沿技術,他主動請纓,參與西藏扎倉茶卡鹽湖鹵水綜合利用工藝開發現場試驗,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踏上神奇的西藏土地。西藏阿里地區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高寒缺氧干燥,氣候極端惡劣,即使在夏天,天氣變化也是訊息萬變,氧氣稀薄。就是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下,從來沒有去過高原地區的他,頂著嚴重缺氧、紫外線強照、飲食生活不便等各種困難,始終堅守在科研工作崗位,從來沒有喊過苦,叫過累,連續幾個多月奮戰在西藏阿里扎倉查卡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項目中試現場,終于與他的同事一起,圓滿完成了試驗任務。
加班加點攻難題
2011年,季榮作為項目第二負責人,參與湖南石門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連續擴大試驗研究課題,該項目是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下達的科技攻關項目。
膠磷礦選礦是磷礦選礦技術領域中的世界難題,在技術攻關中,面對著一個個的技術難題,他以學習充實自己,以研究和創新來應對挑戰。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試驗中出現接管脫落,經常爬進浮選操作平臺下接管;試驗過程中放棄本已不多的休息時間,堅持每天晚上加班加點。經過2個多月的調試,終于生產出合格磷精礦,該項目目前已經進入工業試驗階段。
一絲不茍抓項目
2011年,作為項目負責人,季榮同志現場開展“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羅布泊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子課題《瀉利鹽分離提取硫酸鎂技術及脫水硫酸鎂系列產品開發》現場中間試驗,該項目時間緊,且面臨一系列的技術難題,攻關難度大。
面對難題,他沉著思考、果斷創新。在試驗期間,由于原礦性質發生巨大變化,瀉利鹽浮選中間試驗出現浮選泡沫異常和工藝指標惡化等不利現象。他克服種種困難,帶領現場試驗人員果斷舍棄該項目探索性試驗和試驗室試驗所用的浮選藥劑,開發出適合現場原礦性質的新型捕收劑CB-6,僅利用15天時間就完成該項目的關鍵部分———瀉利鹽浮選現場中間試驗,最終按時完成該項目現場中間試驗并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在完成這一項目的同時,季榮同志還積極學習設計專業知識,完成了查波錯鹽湖鹵水綜合利用中間試驗選礦中試車間的設計,為查波錯鹽湖鹵水綜合利用中間試驗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舍己為公戰現場
每個人的內心能夠承載的東西并不多,在季榮的心中,承載的最多的是對工作的職責與熱情,工作在他心中有著一種無法取代的特殊位置。
2012年,“羅布泊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子課題《瀉利鹽分離提取硫酸鎂技術及脫水硫酸鎂系列產品開發》即將開展工業試驗,科技部定于7月底對該項目進行驗收。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季榮同志放棄照顧身懷六甲的妻子,春節剛過就帶領研發中心工藝人員進入新疆羅布泊試驗現場,為工業試驗的順利開展打前站。
自從選擇了研發這條艱難的道路,季榮同志始終秉著一顆誠懇而純粹的心,以一種年輕人刻苦與努力的態度、拼搏的精神,堅定的走他自己的道路,他用智慧、拼搏、青春,感染著他身邊的同事甚至他的家人。在季榮身上,我們看到了智慧,更看到了一位年輕工程師的勤奮與努力。他攻堅克難,為膠磷礦選礦這一世界性選礦難題的攻克做出重大貢獻,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試驗成果。來長化院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季榮從一名剛走出校門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選礦工程師。
無私的奉獻,無悔的追求,這些都源自他對工作的態度,對生活的理解,以及對研發工作的熱愛。特別是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他時刻不忘黨的教育和培養,時刻以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嚴格要求自己,在他心中,只有嚴于律己、任勞任怨,才能在研發事業上取得成績,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培養,才能讓自己的青春在奮進中激揚。
(研發中心)